​​艺术的多元表达:从绘画到陶瓷与数字沉浸​​

无论是翻开一本书、捧起一件瓷器,还是凝视一棵数字树的投影,艺术的终极意义或许在于,它让我们看见那些日常中未被言明的联系。

在当代艺术领域,艺术家们通过不同媒介探索着人类与自然、文学与技术的关系。安德鲁·萨尔加多(Andrew Salgado)以绘画展现文学与视觉艺术的交融;马克·高迪(Mark Goudy)用陶瓷诠释几何与自然的平衡;《Of the Oak》则通过数字技术重构生态与感知的边界。

尽管媒介各异,三位艺术家均以独特的语言回应着艺术的核心命题:如何通过创作连接个体经验与更广阔的世界。

​​01 文学与绘画的互文:安德鲁·萨尔加多的“书籍肖像”​​

“When We Ceas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Grothendieck’s Ghost)”(2025), oil and oil pastel on linen, 180 x 160 centimeters

萨尔加多的作品《作为一摞书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as a Stack of Books)直接提出“我们即所读之书”的理念。他的画布上,文学与绘画的界限被模糊——奥泰莎·莫什费格(Ottessa Moshfegh)的小说《我的休息与放松之年》成为一幅慵懒的人物肖像;薇拉·纳博科夫(Véra Nabokov)的坚韧则通过笔触与色彩凝固在画面中。

“Véra (Please Come Over, You’re Always Welcome)” (2025), oil and oil pastel on linen, 76 x 61 centimeters

这种创作方式源于萨尔加多对“引用”(citation)的痴迷。他坦言,自己深受弗吉尼亚·伍尔夫、博尔赫斯等作家的影响,而这些作家同样从艺术中汲取灵感。“文字与图像本就可以相互转化,”他说,“纳博科夫的作品中提及过150多幅画作,为什么绘画不能反向致敬文学?”

“The Last Evening On Earth” (2025), oil and oil pastel on linen, 125 x 100 centimeters

技术上,萨尔加多偏爱油彩与粉蜡的叠加。画面中的不规则条纹与色块赋予衣物或面部一种未完成的动态感,仿佛记忆本身——模糊却充满可能。这种开放性正是他的核心诉求:“观众可以自由解读。无论从书中、画中或思想中获取什么,都没有错误答案。”

​​02 陶瓷的极简哲学:马克·高迪的“折纸平衡”​​

如果说萨尔加多的绘画是文学的延伸,高迪的陶瓷则是对物理与自然的精密计算。他的《折纸》系列以纸艺为灵感,却用瓷器挑战材料的极限。每件作品厚度不足一毫米,却能通过折叠结构找到平衡点,轻轻摇晃后回归静止。“它们像自然界的几何体,简单却暗藏复杂。”高迪解释道。

高迪曾是一名3D图形工程师,这一背景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他先用算法软件设计模型,再以白瓷或黑瓷烧制。成品的色彩来自金属盐——钴、金、铬等颜料在素烧后的瓷面上扩散,形成渐变效果。“盐分会随黏土的孔隙流动,最终在边缘聚集,凸显褶皱的线条。”这种工艺让每件作品独一无二,如同被光线穿透的容器。

高迪尤其偏爱钴蓝色,因其让人联想到“水的深邃与距离的不可捉摸”。他的作品虽静止,却隐含运动与变化的张力,正如自然中看似稳定实则动态的平衡。

​​03 数字与生态的交融:《Of the Oak》的沉浸式叙事​​

项目《Of the Oak》将一棵真实的卢科姆橡树(Lucombe oak)转化为六米高的数字双面影像,置于伦敦邱园(Kew Gardens)。创作团队Marshmallow Laser Feast(MLF)结合激光雷达、CT扫描和地面穿透雷达等技术,精确捕捉了树木的形态、根系甚至土壤微生物的声景。

“这不仅是再现一棵树,而是呈现它作为生态枢纽的意义。”MLF表示。橡树的枝干与根系被拆解为数据,再重组为艺术图像,观众可通过手机上的数字指南探索与之共生的鸟类、昆虫和真菌。项目还收录了24小时的环境音,让人“聆听”树的生命节奏。

《Of the Oak》与萨尔加多、高迪的作品共享一种“层叠”逻辑——萨尔加多叠加文学与绘画,高迪融合几何与自然,MLF则交织科技与生态。三者的共同点在于,他们均将不可见的关系可视化:文学的隐喻、陶瓷的物理平衡、树木的生态网络。

​​04 媒介差异下的共同命题​​

“The Aleph & Other Stories” (2025), oil and oil pastel on linen, 216 x 164 centimeters

尽管三位艺术家选择的路径不同,但他们的创作均回应了以下问题:

​​如何转化无形之物?​​

萨尔加多将文字转化为色彩;高迪将纸张的轻盈赋予瓷器;MLF用数据重构生命的脉动。

​​如何平衡控制与偶然?​​

萨尔加多的笔触保留随机性;高迪的金属盐染色依赖材料自身的渗透;MLF的技术虽精密,却最终服务于自然的无序之美。

​​如何邀请观众参与?​​

萨尔加多鼓励多元解读;高迪的作品需触碰才能感知平衡;MLF的交互设计让人“进入”树的视角。

​05 艺术作为连接的桥梁​​

从萨尔加多的文学绘画到高迪的陶瓷折纸,再到MLF的数字生态,艺术始终在弥合分野——文字与图像、手工与科技、人类与自然。这种连接并非简单的并置,而是通过创作揭示潜藏的共性:我们与世界的互动永远是多维的、流动的,且充满可能性的。

正如萨尔加多所言:

一切皆可被接纳,没有错误答案。

无论是翻开一本书、捧起一件瓷器,还是凝视一棵数字树的投影,艺术的终极意义或许在于,它让我们看见那些日常中未被言明的联系。


文:Alan Huang,本文结合AI生成,艺廊网专稿。来源:Colossal,图片感谢 Damian Griffiths 和 BEERS London,Mark Goudy,Marshmallow Laser Feast,Royal Botanic Gardens,Kew,经许可共享

编写
更多来自 艺舟

带上蚁人的视角 去发现日常吃穿用下隐藏的微缩世界 | 下

波浪形的厚切薯片变成了连绵沙丘的沙漠,螺旋装订的笔记本描绘了正准备参赛的游泳选手,还有贴满便签的书本营造出城市摩天大楼的景象。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