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汉字起源之谜,从神话时代的结绳记事、仓颉造字传说到史前文明的刻画符号,古朴稚拙的笔触蕴含着先民无穷的智慧,灵符刻甲骨,万代文字开。汉字的雅致与幽趣,折射出中国人的故事与智慧,蕴含着中国人的精神与追求,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伴随着时代更迭,汉字的字形与结构、书写介质虽有嬗变,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始终蕴藏其中。《丹甲青文——中国汉字文物精华展》大展已于5月26日亮相奉贤博物馆。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汉字作为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文字符号系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字系统之一。
展览通过展示各时期承载汉字的实物,集中表现汉字的肇始源流、发展演变、内在力量与悠长意蕴,展现汉字书写、艺术与应用之美。展览以灵符若拙、契文肇兴、意蕴流芳、天开化宇、妙趣启智五个篇章讲述汉字的前世今生。
来自全国10个省市、26家文博单位的文物189件(组),类型包括青铜器、陶器、石器、骨器、瓷器、书画、绢本、竹木等,将在此和观众“见面”,一起探寻中华民族文明之基。
灵符若拙 汉字之源
本单元通过展陈双墩遗址刻划符号、仰韶文化彩绘陶器、柘林遗址陶器刻划符号等文物,探寻汉字起源。部分展览如下:
鱼形刻划符号(新石器时代晚期)
蚌埠市博物馆藏
展出的8件带有刻划符号的陶片,均为安徽蚌埠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双墩遗址出土,多是陶碗的底部,为新时期时代晚期器物(距今约7300年)。
契文肇兴 汉字之变
本单元展出卜甲卜骨、铭文青铜器、简牍、碑刻拓片、书轴等文物,呈现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一路绵延变革的发展历程。
秦鄢到销百八十四里简 (秦)
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
这是一种秦代邮递文书的里程表,记录了从南郡属县“鄢”到洞庭郡属县“迁陵”所经站点及里程。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邮政系统里程核定表,充分反映了秦代全国范围内的非常发达、完善有效的邮政系统运作的实际情形。
花东刻辞卜甲 商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藏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室及其他商人贵族在龟甲、兽骨等占卜材料上记录与占卜有关事项的文字,也包括少数刻在甲骨上的记事文字。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只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
意蕴流芳 汉字之韵
本部分展出铭文青铜器、对联、墓志拓片、书轴、文房四宝、钱币、瓦当、玺印等文物,探寻字里乾坤,于汉字之韵中领略中华文明,于文墨之美中体验民族文化。
中山王厝刻铭夔龙饰铜方壶
河北博物院馆藏
“中山三器”之一,出土于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厝的墓中,为礼器兼酒器,此次来奉博是其首次在上海展出。
这是一篇谈画与园林关系的文章,提出“公之园可画,而余之画可园”的主张。行书左侧落款“董其昌”,下放钤朱文方印“董其昌印”和“玄宰”,卷首有多个鉴藏印记。
天开化宇 汉字之力
本单元展出铭文青铜器、圣旨、金榜诰命等文物,讲述汉字传承的深层精神底蕴,辐射周边国家和民族的广泛影响力和生命力。
“国子硕父”鬲 (西周)
三门峡博物馆藏
直口,平折沿,方唇,短束颈,鼓腹,平裆,蹄形足。腹部饰三组凤鸟纹,每组间隔以竖向扉棱。颈部内侧逆时针方向铭文为:“虢中(仲)之嗣或(国)子硕父乍(作)季嬴羞鬲,其迈(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亯(享)”共计24字。
金榜诰命(清)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藏
诰命为锦缎制成,有祥云暗纹。上面左侧为满文,右侧为汉文,上为楷书,风格严谨,工整隽永。内容是清乾隆四十五年皇帝赐给金榜及其妻吴氏、洪氏的诰命。
“王子午”铜鼎(春秋)
河南博物院藏
铜鼎是春秋晚期楚国王族铸造的礼器、食器,1978年余河南省南阳市淅川下寺发掘出土。器内壁及底部有铭文14行84字,其主人“王子午”即文献所载楚庄王之子,又叫子庚,楚康王时为令尹。
妙趣启智 汉字之趣
汉字具有其他语种难以企及的趣味性,浓缩着中国人对自然的认识、对规律的掌握。
在展览的最后一部分中,通过数字展览和互动体验,博物馆让观众参与其中,深入体验文字的奥妙与灵动,将趣味性与体验感结合,寓教于乐。通过多种媒体和技术手段为游客打造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于一体的体验模式,使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汉字的能量,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更加深刻。
丹甲青文——中国汉字文物精华展
展期:5月26日-10月8日
地点:奉贤区博物馆(奉贤区湖畔路333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
门票:免费
在上海的博物馆最新展览中,有不少和汉语、文字相关的正在同期展出。字里行间,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笔画之间如同有着万有引力,斗转星移尽显汉字之美。
01
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展
纸或许是展现文字力量最多的一种媒介了。上海博物馆所藏的66部宋元典籍面向公众展示,可谓千年典籍的首次精彩呈现。
展览分为“翰墨斑斓”“古椠生辉”“宝拓传真”三部分,分别展示写本、刻本和拓本三种版本类型的古籍。
杜工部草堂诗笺
这些古籍的书写、镌刻采用欧、柳、颜、赵诸体,印制讲究,十分精美;又采用了卷轴装、经折装、册页装、包背装、线装等装帧形式,还有部分加装了古锦、楠木的函套或面板,使得它们自身也极具艺术审美价值。
兰亭续帖
展期:即日起-8月13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第二展厅
02
徐冰:引力剧场
文字不仅能书写在媒介上,还能成为一件艺术作品。徐冰,中国当代极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被广泛认为是当今语言学和符号学方面重要的观念艺术家。
“英文方块字书法”是徐冰创作的形似中文,实为英文的新书写形式。他把本身不具备汉字特点的英文融入了横竖撇捺弯勾等汉字的书写元素,再加以转换组合,变成具有汉字方块形状的造型。
在浦东美术馆就有这么一件作品——《引力剧场》,它主体部分高达26米,形如一张受引力拉伸而延展至地面的巨型“英文方块字书法”。
艺术家邀请观众进入作品营造的“引力剧场”,在不断的穿梭中探寻不同视角下的“阅读”和“观看”体验。
展期:长期
地点:浦东美术馆
03
壮游与长歌——莫言/王振 两块砖墨讯特展
2019年,莫言、王振在日本参观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感触颇多,归国后莫言创作七言长诗《三歌行》,两人携手创办“两块砖墨讯”公号。
此后四年,两人遍访人文胜景,遥想旧时故事,互相唱和,创作了大量古体诗词和书法作品。
四年壮游,面对山川风物,莫言、王振诗词唱和,诗文与书法同时形成,融为一体,用莫言的话说,这是一种“文墨共生”的状态,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原生面貌。
莫言,《行书六言联》
本次展览分为东瀛之行、故乡之游、东北之游、西北中原之游、华中之行、京华唱和六大版块,呈现莫言、王振创作的各类书法作品76件(组)。
王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展期:即日起-7月16日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04
甲骨文记忆
甲骨文是一种失传已久的古老文字,在漫长的3000年时光里,人们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直到1899年,甲骨文才跨越时空,重现于世人眼前。
作为我国目前发现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既是研究汉字发展和中国早期历史的宝贵材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嘉定博物馆,《甲骨文记忆》大展正在举行。展览通过“重现的文明”“神秘的文字”“神奇的王国”“探索的旅程”四个章节,以甲骨的发现为起点,还原甲骨文中所记录的殷商王朝面貌。
此外,还通过甲骨实物展示、考古发掘图片资料、学者们研究成果的集锦以及器物的展示,带领观众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字之源、历史之根。
甲骨文中的百家姓
展期:即日起-7月30日
地点:嘉定博物馆
将将六月仲夏之时,这还有40家场馆的特展邀你来一场自在文博游,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吧!
来源:各博物馆、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