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骆丹跨度十六年创作的梳理工作之一,M艺术空间联合黑书推出艺术家访谈。跟随骆丹行走的镜头和审慎的陈述,重看影像作为一种语言不可替代的价值。骆丹个人摄影展《行传IN SEARCH OF IT》所展出的作品选自《318国道》《北方、南方》《素歌》和《无人之境》四个重要的系列创作。
M: M艺术空间
L:骆丹
M: 这次展览强调了“行走”的概念。会不会出现“为了拍摄我不走了”,或者“为了走下去我不拍了”?行走和拍摄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L: 我通常在用那种非常漫长的旅行的方式创作,包括《素歌》也是在峡谷的范围内不断地走。我为什么喜欢旅行?行走是时间和空间的拓展,我就是希望在我有限的时间能够更多地抵达一些东西。我可以很长时间地旅行,哪怕我在外面待个半年也不会觉得有任何问题。好多人老想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但我好像我可以一直这样走下去,不断去新的地方。
M: 平常旅行是一个人?
L: 我的旅行基本上都是这样。
M: 会有这种所谓的孤独感吗,怎么跟它相处?
L: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我们学会与孤独相处的时候,这个世界会变得非常的广阔,在人多的地方我不太适应,但是我和我自己相处的时候,会感觉很自在。旅行当中当然有孤独的时候,但在人群里面你就没有孤独吗?孤独是无处不在的,不是以身边人的多少来衡量的,我和孤独好像是朋友一样。
无人之境No.6, 2021
M: 你在《北方,南方》的自述里说,希望能显现出中国人普遍的精神状态和并不清晰的未来。你是带着这个心情去观看的,还是回看这些作品时才意识到自己是在表达这样一件事?
L: 应该是在计划拍摄《318国道》和《北方,南方》的时候就很确定了,可以说是我拍摄的目的。在那之前我做了很多年记者,也形成了对当下社会的一些看法。我希望用一种主观的视角,完成对当下的一种自我观看、自我表达。
M: 如果在国道上有两个岔口可走,你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L: 整个拍摄过程当中,我的驾驶不会超过时速60公里,这种慢让我的精力不集中在路面,可以仔细去观看两边的东西。地貌、建筑、植被或者是有意思的人,一旦发现这个地方有我需要的东西,我就会停下来,用步行的方式仔细扫视这一片区域,拍到我想要的细节。
M: 十多年后,我们又回看《318国道》和《北方,南方》,其实和当时的观看感受是不一样的。这些画面好像是一个预言,那个时候很多被错漏的症结或者表情,现在却是很熟悉的。
L: 对我有这个意思。我觉得不光是在拍的当时,而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我们都会处于这样的状态。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又回到这个作品当中,我依然没有觉得这个是一个过去时的东西,而是一个现在时,在我们的当下依然存在的。
318国道-089 2006年7月20日 西藏日喀则
M: 选择用湿版这种形式来拍《素歌》,和内容有什么样的关联?
L: 我要表达的是价值观,它是超越时间概念的。不管是现在的人,过去的人,以后的人都会面对这个问题。湿版这种古老摄影术做出来的影像会让人产生是100年前创作的错觉,我想利用它这种模糊时间的作用。
拍一个湿版的时间很长,从准备到成像需要漫长的一个等待,这个过程其实就像一种催眠术,会很快把一个人从他那种日常状态中抽离出来,回到一个他最本真的那种状态。这是我要拍的人的精神。
素歌029 山涧里的开福 左洛底村, 2010
M: 每个系列拍摄数量和最终成为作品的比例大概是怎么样的?
L: 《318国道》8000多张底片选了88张,《北方南方》可能有3000多张底片,最后选了99张,《素歌》带了200多张玻璃板,但是我拍的远远不止200张,因为拍了不满意我就直接把它抹掉再重新用那块玻璃板来拍,最后是60多张。
M: 这次展览出现了四个系列的作品,一个线索是人在减少直至消失,但其实又一直在讨论人的问题。您现在对“人”是一个怎样的态度?
L: 我觉得人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外表好像各有不同,但本质上又都是一样的。我觉得我以前看到的是一个具体的人,越到后面我看的是一个抽象的人,一个普遍的人。我不能说我对人的认识有多深,我自己也在不断探索当中。
无人之境No.41, 2021
M: 关于一个摄影作品好坏的判断,我留意到你有一个有意思的标准:可以是直接的,但不可以是简单的。这该如何理解呢?
L: 我实际上在做的是让拍摄对象有一种更为复杂的关系,面对画面就像在看一个谜语,谜底在背后而不是直接摆在面前。拍摄截取的一个画面的时候我要避免它的那种简单化,一个很确定的表达会阻断了我其他意向的表达方式,我希望它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东西。如果一个画面它能够让你进入,然后不断去寻找它所表达出来的一种复杂关系,这是我想要达到的效果。
M: 展览以来我们经历了很多讨论,大家在讲影像的未来。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对媒介本身的一个信心问题。你对影像的作为一个语言的信心如何?
L: 很多人在质疑摄影,觉得这个语言是不具有创造性的,属于过去的一种方式,但是我对摄影语言媒介特别有信心。虽然现在有包括AI在内的新技术的出现,但我们观看这个曾经存在的世界,这样的体验是无法替代的。摄影的优势就是在这个地方,它能够把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告诉你,不一定是真相,但是一种存在。这个存在背后可能有一种更为抽象的这种空间,它用具象的东西来表达抽象的概念。我个人还可以在这个媒介上继续做下去。
M: 新的图片生成技术会干扰你的创作吗?
L: 现在AI刚刚开始,数量还不多。我们设想一下,未来人可能戴着一个头盔,他就躺在那儿了,所有的东西都是头盔给他的那种幻觉。当你看到的所有都是AI的时候,你会觉得你缺什么?我可能会把头盔摘掉,然后去获得一些和这个世界直接的体验。
行传
艺术家: 骆丹
策展人: 施瀚涛
开幕: 2023.04.22 15:00-18:30
展期: 2023.04.22-2023.06.30(周二-周六 10:30-18:30)
地址: 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2号楼1楼 M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