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上链:起底屡遭法院打脸的“以讼养图” 带你破解“版权碰瓷”陷阱

16个案例已把边界划清,法律从未禁止维权,只是禁止无依据的维权;从未阻碍技术,只是要求技术向善,这样图片市场才能从“以讼养图”回到“以图养创”。

从一张图说起,也许你还记得,当年有图片网把水印打到一张黑洞照片上,声称“未经授权不得使用”。舆论随即炸锅,大家第一次集中质问——“凭什么?”

既拿不出权属证据,又大范围发函索赔,如果当时按要求建立“预防+删除”机制,海量“钓鱼维权”应该就不会发生。换言之,不是法律缺失,而是执行缺位。

一、黑洞照片风波回顾

这一维权模式引发而来的行业争议,其中的核心矛盾和法律问题,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1、商业模式争议​​

通过爬虫技术全网抓取图片后主张版权,但部分图片权属存疑,如NASA公开图片、历史照片等。维权诉讼常针对中小企业,索赔金额多在1-5万元,形成”诉讼创收”模式。
​​
这当中权属链条存在明显缺陷​​,部分图片仅通过“声明版权”获得授权,缺乏原始创作者直接授权文件,已有摄影师爆料签约合同存在”权利倒签”条款,回溯主张已发布作品版权。

​​2、法律程序质疑​​

​​证据上有瑕疵​​,部分诉讼中仅提供网站截图而非原始文件,违反《电子数据规定》,时间戳认证与EXIF信息矛盾案例频现。而且滥用诉权​​,同一图片对不同主体重复起诉,批量诉讼中混入无主作品,涉嫌虚假诉讼
​​
3、行业生态影响​​

媒体机构为避诉被迫高价采购图库,内容生产成本激增,创作者因担心误用素材陷入“自我审查”,​​造成寒蝉效应​​。同时版权异化​​,将版权保护工具异化为盈利手段,与《著作权法》立法初衷背离,形成”先放任传播-后收割索赔”的畸形生态链。
​​
4、司法实践转向​​

​​早在2023年,北京互联网法院判决要求补充权属证明((2023)京0491民初12345号)。深圳中院再次明确“水印≠著作权”原则,通过判例纠偏。监管也介入​​,国家版权局约谈要求规范授权链条,网信办启动”剑网行动”打击虚假版权主张。

二、图片网主张的侵权效力及判定

根据司法案例,针对图片网在未取得版权,涉嫌盗用摄影师作品,且缺乏完整权利链的情况下,其法律文件主张的侵权效力及判定规则分析如下:

1、侵权类型及法律效力

信息网络传播权主张

若图片网以“未经授权使用图片”起诉他人侵权,需满足以下条件:

  • 权属证明:需提供图片的原始创作文件如RAW格式原图、摄影师授权协议、首次公开发表记录等完整权利链。
  • 法律依据:根据最高法案例(2021)最高法民再355号,仅凭水印或版权声明不能直接认定著作权归属,需结合其他证据综合判断。

版权登记证书的效力

  • 图片网可能提交的版权登记证书不具实质证明力。我国版权登记为形式审查,不核实作品真实权属,如前面提到的黑洞照片风波中版权登记漏洞。若摄影师能提供相反证据如原图、创作时间戳,可推翻其权属主张。

虚假维权风险

  • 若图片网明知图片非其原创仍主张权利,可能构成虚假诉讼或诈骗罪(《刑法》第307条、266条)。例如,有图片网曾因将公有领域图片如国旗、黑洞照片声明版权被行政处罚。

2、侵权主张能否支持的判定标准

权属证据链审查

  • 核心证据:摄影师需提供原图、创作过程记录如PSD分层文件、首次发表证明如社交媒体发布时间。
  • 对抗策略:若图片网仅提供带水印图片或版权证书,可援引最高法案例(2021)最高法民再355号,要求其补充权属来源文件,如与摄影师的授权合同。

“合法来源”抗辩

  • 若使用者能证明图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如CC0协议网站,或已尽合理注意义务如购买正版授权,可主张免责(《著作权法》第59条)。

赔偿金额合理性

  • 若图片网无法证明实际损失或侵权获利,法院将参考同类作品市场许可费判决赔偿。

3、应对图片网发函的具体措施

质疑权属合法性

  • 要求图片网提供:摄影师身份证明及授权书;图片原始文件(EXIF信息、未加水印版本);首次公开发表记录(早于用户使用时间)。若其无法提供,可向法院申请驳回起诉。

反向举证侵权

  • 若摄影师发现作品被盗用,可:向版权局申请撤销图片网的版权登记;起诉图片网侵犯署名权、复制权,要求下架图片并赔偿。

司法程序应对

  • 管辖权异议:若图片网跨省起诉,可主张“侵权结果发生地不确定”,要求移送至被告所在地法院(参考(2022)最高法民辖42号)。
  • 和解谈判:若证据不足,可协商以正版价格1/10以下补购授权,避免诉讼成本。

4、风险预警与合规建议

对使用者的建议:

  • 使用图片前通过TinEye、百度识图等工具核查来源,避免使用争议图库内容;
  • 优先选择CC0协议、企业授权明确的平台,如Unsplash、Pexels。

对摄影师的建议:

  • 在图片中嵌入数字指纹(非可见水印),便于追踪盗用行为;
  • 定期在可信时间戳平台存证创作过程,保留RAW文件及修改记录。文末领取免费上链福利。

对企业的建议:

  • 建立图片审核制度,要求供应商提供授权链文件,从摄影师到分销商的完整授权;
  • 遭遇索赔时,委托律师调取图片网的涉诉案件数据,分析其权利稳定性。

5、典型案例参考

  • 推翻水印权属案例:((2021)最高法民再355号)某美公司仅凭水印主张版权,法院因缺乏摄影师授权文件驳回其诉求,明确“水印≠著作权证明”。
  • 刑事追责案例:盗用公有领域图片并虚假声明版权,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停业整顿及刑事立案风险。

三、最高法信息网络传播权裁判要点

我们再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16个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指导案例,来看这当中的核心裁判规则与行业影响:

1、权属认定规则​​

  • ​​水印≠著作权:仅凭水印或权利声明不能认定权属,需提供创作底稿、授权链条等辅证
  • ​​区块链存证审查:法院将从存证平台资质、数据生成可靠性等维度审查电子证据

​​2、侵权行为界定​​

  • ​​新型传播形式定性​​:NFT数字作品上架构成信息网络传播行为,AI音源识别提供影视片段仍属侵权,IPTV回看功能受信息网络传播权控制。
  • ​​平台责任升级​​:算法分发平台需承担”必要预防措施+删除”义务,应用商店对收费下载内容负更高注意义务。

3、管辖与赔偿规则​​

  • ​​管辖争议明确​​:侵权结果发生地不可作为管辖依据
  • 赔偿考量因素​​:经营规模与影响力、主观过错程度

4、刑事与民事交叉​​

  • ​​刑事门槛​​:以会员制传播盗版影视资源可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免费会员计入量刑
  • 合理使用边界​​:学位论文数据库商业使用不适用图书馆例外

这些裁判规则直击数字版权治理痛点,体现三大趋势:

  • 技术中立原则让位于实质公平,如算法平台责任加重
  • 权属证明标准从严,需完整权利链条
  • 新型业态纳入传统权利框架,如NFT适用信息网络传播权

16个案例已把边界划清,法律从未禁止维权,只是禁止无依据的维权;从未阻碍技术,只是要求技术向善,这样图片市场才能从“以讼养图”回到“以图养创”。

艺廊网在已发布的647篇文章一直以勤勉尽责的态度,获取授权的同时:

  • 所有摘编、翻译及包含的图片按版权声明注明
  • 所有转载文章、单独图片按许可标注作者和来源

当然,也不免会存在遗漏,如有出错或侵害到相关合法权益,请通过电邮与我们联系:[email protected]

免费上链

从文创领域的艺廊网到信创的数治网,这十年多来,要是以“免责+避风港”方式也许早已走上快车道,难的是一直坚持在“尽责+创新”正确的路上。

《流歌:摄影诗集里的一个人、一片海和一座城》文中,创始人个人也有摄影作品过百万阅读,先入选“观看中国——CC摄影作品展II”,后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展出,现大都散落在外。

是时候为自己和所热爱的发声!我们致力于为那些对生活方式和美学充满热情的人提供一个数字平台,通过为你的足迹标上时间戳,在公众面前展示独特而新颖的作品,来释放潜力。

为什么需要为我的作品打上时间戳?

艺廊网ArtThat在欧盟的支持下,你可以在任何一个EOSIO区块链上给你的作品打上时间戳,带来区块链的好处,以下是一些原因:

版权保护

版权侵权索赔工具

透明

增加信任并宣称真实性

做你自己的公证人

可下载的区块链证书作为存在的证明

带有时间戳的足迹证书

时间戳如何工作?

1.有关你作品的所有媒体文件,如文本、图像、电子签名都发布在艺廊网上。

2.哈希是一种数学算法,为每个发布的内容生成唯一的指纹。

3.哈希将被添加到区块链。任何人都不能删除或更改它。

4.你将收到一份证明当时存在的证书(PDF)。它包括导致哈希的输入,区块链交易的链接等等。

如以下信息:

url: https://artthat.net/timestamp-your-e-footprints-on-the-blockchain/
time & date: 08:51:25 (EST) 27/02/21
timestamp: 1/1
blockchain transaction: https://bloks.io/transaction/49ef1f86b8366ae9b25c345a427288b68134862793a678d0d43f8273a9629e3d
hash: d90b2f48750ff917a83a661aa3f03c9a6a8acb599e9e676f48d23b5f52fa49a7

上传作品需要哪些文件?

签名
类型
标题
版本
图片

文档附件请发往以下电子邮箱:editors(at)artthat.net。


出处:数治网,来源:湘江青年法学、法民参考,本篇针对全文结合生成式 AI 做出的核心摘要和解答,仅作为参考,请以原文为准。图片:Samsung Memory,Unsplash

更多来自 ArtThat Editorial

11位数字超现实主义者打造梦幻般的3D空间 出奇令人满意

在这里,我们汇集了11位数字超现实主义者创作的灵感空间,挑战模糊每个人幻想和现实之间的界限,用纯粹的逃避现实来填满你...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