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廊现在:《人群中的面孔》@ 波士顿美术馆(MFA)

《人群中的面孔》颂扬了街头摄影记录、质疑并重塑日常生活的力量。通过并置经典与当代作品,展览强调了这一类型的持久生命力及其激发平凡之美的能力。

波士顿美术馆(MFA)举办的《人群中的面孔》展览,展现了1970年代至1990年代街头摄影的演变历程,聚焦摄影师如何通过艺术技巧与技术手段捕捉日常生活的精髓。

展览汇集了斯蒂芬·肖尔、加里·维诺格兰德、海伦·莱维特和道格·贝等先驱的经典作品,同时呈现了吕克·德拉哈耶和约兰达·安德拉德等当代艺术家的创作。

Dawoud Bey, “A Man and Two Women After a Church Service” (1976), photograph, gelatin silver print. Gift of David W. Williams and Eric Ceputis. © Dawoud Bey, photograph ©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1. 核心主题与创作手法

• 日常生活的记录:展览凸显街头摄影将平凡瞬间转化为引人入胜叙事的能力,融合即兴抓拍与精心构图。

• 技术与艺术的演进:从明胶银盐印刷到数码摄影,作品反映了技术与艺术视野的变迁,肖尔对彩色摄影的开创性运用尤为突出。

• 公共与私密的交织:如道格·贝的《教堂礼拜后的一男两女》(1976)和吕克·德拉哈耶的《出租车》(2016),模糊了抓拍与摆拍的界限,展现都市生活的私密片段。

Joel Sternfeld, “New York City (# 1), 1976” (1976), photograph, pigment print. Gift of Ralph and Nancy Segall. © Joel Sternfeld, reproduction courtesy of Luhring Augustine Gallery. Courtesy of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2. 代表作品与艺术家

• 斯蒂芬·肖尔:其作品《德克萨斯州埃尔帕索街》(1975)体现了他对色彩与构图的掌控,捕捉寻常场景的静谧诗意。

• 道格·贝:黑白影像如《教堂礼拜后的一男两女》,兼具技术精度与社会历史语境的深刻关联。

• 约兰达·安德拉德:超现实风格作品如《重访或新启示》(1986),挑战人们对现实的认知。

Yolanda Andrade, “La revisitación o nueva revelación” (1986), silver gelatin print. Museum purchase with funds donated by Elizabeth and Michael Marcus. © Yolanda Andrade, photograph ©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3. 当代语境

• 智能手机摄影的影响:美术馆指出,现代街头摄影已从隐蔽拍摄转向协作互动,智能手机的普及使这一媒介更趋大众化。

• 叙事的可能性:许多摄影师将相机视为转化工具,将日常场景升华为”奇异而美丽甚至不祥”的存在。

《人群中的面孔》颂扬了街头摄影记录、质疑并重塑日常生活的力量。通过并置经典与当代作品,展览强调了这一类型的持久生命力及其激发平凡之美的能力。

《人群中的面孔》于10月11日开幕,将持续到2026年7月13日。在博物馆的网站上了解更多。

图片感谢波士顿美术馆(MFA),经许可分享

更多来自 ArtThat Editorial

艺廊高清:爱德华·蒙克,愁绪,1892

爱德华·蒙克 愁绪 1892 布面油画 64 x 96 cm 挪威国家美术馆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