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白到与大师约会 是她首次用“说人话”的方式聊建筑

我希望这部片子通过深入浅出的,「说人话」的方式来表达建筑,而不是用很专业、冰冷的术语诠释建筑,就像生活中我们真的在跟建筑师聊天一样。

大多数人会觉得建筑师比较高冷,但当与他们对话之后,会发现他们也都是普通人,每天的日常工作是画图。他们的共同梦想,就是将他们的设计稿落地,变成一个个建筑或空间,便于人们在其互动。这是他们对建筑的梦想和故事,是很有趣的一个状态。

在做这个纪录片之前,我发现,人们可以很容易的欣赏绘画、理解时尚,但是对自己身边习以为常的建筑却不太熟悉。所以我开始联系全球的建筑师们做深度采访,跟我们分享每一幢建筑的有趣故事和每一个空间带来的不同体验。

阿co:如何选择受访对象?

Julia:在嘉宾的选择方面,我们比较看重建筑师背后的文化交流属性,因此,大家可以发现,这四位建筑师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且他们在国内外都有正进行或已完工的项目。

并且,我们会选择比较有热点的建筑作品进行拍摄,这些建筑师的最新作品也是大家正关注的。

以下花絮图片由Julia提供

Jenny佳妮:如何联系到西扎这种建筑大师?

Julia:寻找建筑师的过程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一般而言,我们会联系对方的事务所,和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做简单的沟通,建筑师会比较热心地跟我们聊他最新的项目,之后我们会坐下来进行深度访谈。

西扎在中国设计了很多项目:上海嘉定区的美术馆,杭州的中国设计博物馆,我们通过联系他的事务所之后联系到西扎本人,和他沟通我们这个栏目之后,他表达非常愿意接受我们采访。片子拍完之后,西扎也给予了肯定。

Q:「坏孩子的反成功学」的由来?

Julia:第一集,我们拍摄的是马岩松,圈内人对马岩松应该是非常的熟悉,他少年成名,做的项目也非常好。我们是在巴黎采访的马岩松,他有一个大项目叫UNIC住宅,是巴黎大计划中的一栋建筑。拍摄当天,他正好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有一个展览,也是蓬皮杜艺术中心首次收藏中国建筑师的作品。我们去参加了展览的开幕式,并跟拍了马岩松在巴黎的工作状态。

马岩松这集的标题是「坏孩子的反成功学」,大家应该知道马岩松30岁就成名了。在建筑圈里面,30岁就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的年纪,真正成名的建筑师一般在50到60岁以后,才会有比较好的作品问世。大家可以看到贝律铭大师100多岁,他在做卢浮宫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

建筑师这个行业一般年龄越大,做出来的作品越成熟,在社会上的地位也越高。但是马岩松是一个例外,他30岁的时候中标了梦露大厦,之后一举成名。当然,成名的背后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在做梦露大厦之前几乎每周要出两个方案,工作压力非常的大。

马岩松看上去不羁,但是他非常的努力,对建筑设计有坚韧的执着和非凡的热爱,同时有自己的想法,他希望通过建筑去改变城市,或帮助城市变得更好。他说话的时候非常有趣,在巴黎说着北京腔,有种穿越的感觉。他和我分享了他的中国山水情怀,他有一个建筑理念叫「山水城市」,其实就是把中国传统山水与西方现代文明做结合,重新去理解建筑,诞生了这个概念。

Q:永远年轻的烟民西扎。

Julia:第二集的嘉宾是阿尔瓦罗·西扎,他是现代主义的建筑大师,也许在中国没有太多人知道他,但其实在包豪斯风格的建筑中,他的作品非常有名。

我们拍摄西扎的时候,他是86岁,我们去他的办公室见他的合伙建筑师洛斯·卡斯塔涅拉(Carlos Castanheira),他跟我们说,西扎一直保持着年轻的状态,他每天会画画,生活极其自律:早起,到办公室开始画图,午饭过后,继续画图,晚上会和朋友去喝酒。第二天依旧会来办公室画图,他每天都在思考建筑。

西扎先生也非常的有趣,我们在采访的时候,西扎先生问我介不介意他抽烟,我说你随时都可以抽。因此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的烟就没有停过(笑),大家听到他的声音非常有磁性。他一直保持着思考,抽烟促发他的想象力,让他一直处在年轻的状态。

我想,大家很容易理解西扎的建筑风格。他的成名作是在海边的一个茶室,叫Boa Nova Tea House,现在是一个米其林餐厅。建筑本身非常简洁,几根线条清楚地概括建筑结构。在建筑中,柱子越少、大块面越多,是非常难操作的,因为需要非常精确的计算。但在西扎的建筑中,他实现了仅用几根线条,概括所有的大块面的可能。同时,他喜欢用白色木头诠释建筑,让人觉得建筑跟人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

在拍摄的过程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他做的圣玛莉亚教堂(Santa Maria church)。一打开教堂的门,就有一种神圣的静谧感。那个门有十米高,一点都不夸张,当人们推开这扇门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人与神之间的距离。

建筑最顶端有三扇窗,代表圣子、圣灵和圣父。在教堂之中有受洗池,也有亲人为亡人超度的地方。而在地下室,藏有另一个为亡人超度的地方。西扎在教堂中间,穿插了一颗非常大的橄榄树,生与死,在他的教堂里得到了循环往复的诠释。

Q:「我除了不会做饭,什么都会设计。」

Julia:第三集片子采访的张永和。张老师非常有趣,是行走的跨界人。他跟我说过一句话「我除了不会做饭,什么都会设计」,他设计过皮鞋、剧场、舞台话剧、甚至是衣服……这也展现了建筑师这一群体不仅仅要会设计建造房子,他们还得懂得生活中与设计相关的各式各样的事物。

张永和在当代建筑圈里是非常德高望重的,他是中国第一位普利兹克奖评委,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位在美国麻省理工的建筑系主任,他对中国的年轻建筑师有着引导作用。

这次拍摄,我们探访了张老师的三个项目:宁波华茂教育论坛、乌镇吴大羽美术馆、嘉兴华之毅时尚中心。张老师还设计过一个叫桥美术馆的作品,在湘西吉首市。

张老师的设计风格,更偏人文一些,把握的尺度也更舒适。比如在萨夫迪的作品,有大量或横向、或垂直的摩天大楼,但是张老师的建筑,会让人感觉更加亲切,这是张老师自己的设计心声,也是这集的名字「建筑可亲」的由来。

Vivian:在重庆的拍摄有哪些趣事?

Julia:最新一集,我们采访的是摩西·萨夫迪,他做的项目是重庆来福士,算是重庆地区最大的一个地标。我们在重庆采访和拍摄的时候,跟了萨夫迪先生一周时间。去完重庆之后,我们又去了美国的波士顿,在他的建筑师事务所,和他该项目的同事一起沟通了解这个项目是如何完成的。

萨夫迪非常的和蔼可亲,在重庆的那一周,他刚好过80岁生日,他的太太也在重庆工地,她是位摄影师,全程会跟我们的摄像、导演互动。萨夫迪跟我们讲述他非常重要的建筑理论:公共领域(Public Realm),他想表达建筑中的公共空间与人,以及自然之间的关系。

重庆来福士特别大,这给拍摄带来的一定难度,最终我们在高楼的工作室拍摄了不同角度的重庆来福士的样貌,摄影师们偷偷溜进工作室拍摄,从窗户里看到不同角度的重庆来福士。

重庆也有着丰富的城市文化,一边有着中国90年代烟火气的高低错落的路边摊、洗脚按摩店,而另外一边是现代化十足的摩天大楼。当你从90年代画风的路边穿行至摩天大楼,仿佛在电影里穿越一样,惊险又刺激。

芝心小丸子:关于著名建筑师的采访有不少,请问您如何挖掘新颖点呢?

Julia: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同样会用敏锐的视角,捕捉大众想要知道的最新内容。团队内部头脑风暴,并与建筑师进行专业交流,在大众想要了解的与专业性的需求之间找到平衡,切入建筑领域。

有人提出主持人不是很专业的评价,我的初衷是想让更多的非建筑专业人士,了解建筑、理解建筑、关注这些有趣的空间,同时让建筑师与大众之间多一个交流。我希望这部片子通过深入浅出的,「说人话」的方式来表达建筑,而不是用很专业、冰冷的术语诠释建筑。因此问题设置的更贴近大众,就像生活中我们真的在跟建筑师聊天一样。

并且,我们想用电影的方式拍摄纪录片。电影和建筑这两个领域是殊途同归的,导演与建筑师,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创作人,他们都有一个待落地的梦想:电影人通过影像落地他们的梦想,建筑师通过画图设计做出建筑,都是捕梦的过程。所以我觉得用电影的方式诠释建筑最好不过,同时可以拉近建筑跟大众之间的关系,让大家非常容易地理解建筑,而不会和建筑有陌生的距离感。

Silver:请问后续还会有更多的花絮可以看到吗?

Julia:正片之余,还有四集马岩松的花絮,当时我们的车子行驶在巴黎街道,我和马岩松坐在车里进行的小型访谈。未来也会有一些花絮陆续发布,会投放在B站上,方便大家观看。

翠晃晃:您的创作团队怎么构成?拍摄中,您与摄像师如何分工合作?

Julia:我们分前中后三个部分。前期,团队做头脑风暴,策划主题,确定建筑师之后,跟导演确定前期脚本;中期,团队有导演、摄影、摄像,大概三到四位摄影师,跟拍整场;后期主要是剪辑和宣传推广,达成与视频平台的合作。我们团队的导演会参与整个过程,包括前期构思、脚本创作、现场拍摄定调、后期影片画面风格、叙事点等。

每部短片,从前期的沟通到最后的成片,中间改脚本、改剪辑线,来来回回至少20遍以上。做纪录片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非常感谢我的团队,在拍摄过程和后期剪辑中的很多的问题也一一解决了。

Jenny佳妮:您以前学过建筑吗?建筑专业知识对拍建筑主体的纪录片有多大帮助?

Julia:我的背景不是建筑行业,也没有学过建筑学,我研究生学的是艺术管理,对专业的建筑不是那么了解。也是因为开始拍摄这部纪录片之后,我开始做很多建筑的功课,对建筑有更深刻的理解。基于之前媒体人的身份,我觉得用媒体的视角去看建筑,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建筑。

毋庸置疑,建筑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从基础去理解建筑,但应该有更多的纬度认识建筑。我觉得建筑类纪录片,不仅仅是拍摄房子的构造、解释专业知识,而应当讨论人与空间之间、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从人文的角度分析专业知识,而不仅仅是拍一个楼是如何建造的。

你会发现,建筑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建筑绝不仅仅只是建筑材料。

翠晃晃:怎么从小白成长到可以与一流的建筑师对话?

Julia:首先要勇敢一点,一流的建筑师也需要和我们这些小白对话,他们也很愿意去交更多的朋友,分享心得和体会。其次,我相信这部纪录片播出后会有很大的传播效应,这给予我很大的信心来完成它。并且,在拍摄了多期以及与建筑师交流之后,我发现这些明星建筑师不乏个人魅力,这也促使我不断学习,实则也是自身成长的一个过程。

未来,我们也邀约到其他国际知名建筑师,其中不乏一些女性建筑师。必须承认的是,女性建筑师在这个行业是非常少的,我们对此也非常的关注。

今年原初打算去国外采访的几位建筑师:伦敦的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大卫·基帕菲特(David Chipperfield),纽约的伊丽莎白·迪勒(Liz diller),西班牙RCR建筑师事务所的三位建筑师:拉斐尔·阿兰达(Rafael Aranda)、卡梅·皮琴(Carme Pigem)和雷蒙·维拉尔塔(Ramon Vilalta)。但受疫情影响,只能搁浅,疫情好转后,我们会继续做更多的采访。

《我与建筑师有个约会》

国内首个建筑纪录片栏目。由「一言一吾」发起,来到建筑现场,对话明星建筑师,捕捉灵感涌现的刹那,探寻时代精神。节目旨在让大众深入了解建筑的本质——建筑不只是建筑师思想的传达,更是每个人都能用脚步丈量,用精神感受的共享空间。

纪录片 | 12分钟/集,共4集
2020 | 英语 / 汉语
观看平台 | b站

朱丽康 Julia

建筑人文媒体「一言一吾」创始人,成功打造国内首个建筑纪录片栏目《我与建筑师有个约会》。
曾就职于《外滩画报》,策划沪上设计、戏剧、时尚、科技等社会先锋话题性活动。

在这先注册登录后在看板讨论。欢迎在微信、微博上搜“艺廊网”、“artthat”关注我们。

快来加入游艺小分队,与艺术家一起再次创作,把丝网版手工带回家!

更多来自 ArtThat Editorial

和马蒂斯的曾孙聊一聊 “用当代设计的方式将马蒂斯带回生活”

这次在新的系列中,灵感来自1939年创作的油画《音乐》(“La Musique”),该系列的陶瓷器具展现了亨利·马蒂斯的标志性风格。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