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纳·巴特纳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人类境遇:比拟、寓言及隐喻」

此间人类境遇的所有荣耀与苦痛便是巴特纳关注与共情的原点。他的求知欲望与严谨思辨伴随对人类纷争的高度敏感而生;而他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成为了致力“人类境遇” 的见证。

艺·凯旋画廊荣幸宣布将于2022年6月24日至8月21日,呈现代理艺术家维尔纳·巴特纳(Werner Büttner)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人类境遇:比拟、寓言及隐喻」。

题图:刺 — 于生有益,2018,190×150 cm,布面油画

如果说德国也有文人文化,那么艺术家维尔纳·巴特纳可以算得上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拥趸之一。鲜少有德国艺术家像他这样知识渊博。正如他的密友,德国顶尖当代艺术藏家哈罗德·法尔肯贝格所言,“即便巴特纳没有踏上艺术之路,他也会成为一位知名的作家。”巴特纳的兴趣范围极为广泛:从早期游牧文化的迷思到蒙田《随笔集》中的怀疑主义,他沉浸在西方哲学与文学的海洋之中,并非醉心学术研究,而是在其间探寻自己,塑造自己的个性。此间人类境遇的所有荣耀与苦痛便是巴特纳关注与共情的原点。他的求知欲望与严谨思辨伴随对人类纷争的高度敏感而生;而他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成为了致力“人类境遇” 的见证。

五只鹤与查尔斯·达尔文进化论笔记草图,2021,150×120 cm,布面油画

巴特纳的画作乍看之下让人困惑不解。很多作品以异状的动物为主角,同时暗藏伏笔,寓意指向画面之外。例如,《五只鹤与查尔斯·达尔文进化论笔记草图》虽以“鹤”为名,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达尔文用以阐释物种起源的雀鸟——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赫赫有名的达尔文雀。达尔文的笔下从未出现过鹤,鹤又为何出现在巴特纳的画中?1995年,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试图以《达尔文的危险观念》一书介入美国学界的进化论与创造论之争。创造论者用“天钩”来解释万物的起源,而达尔文主义者则只信仰适者生存。丹尼特以“cranes”(“起重机”而非“鹤”)为喻,模拟物种进化的循序渐进。巴特纳则在画作中将“cranes”的双重含义混为一体,让形似起重机的鹤直勾勾地盯着一头雾水的观众,既嘲讽时至今日仍在美国延续的愚昧争论,又调笑随处可见的盲目轻信,而无知无觉的观众自然也成为他的调侃对象。巴特纳的反讽在转喻(以相似相关的文字/图像为喻)与隐喻(以截然不同的文字/图像为喻)中呼之欲出,而反讽之间,巴特纳也完成了“将存在符号化的尝试”(他的一系列早期重要纸上作品也以此命名)。

我们的日常生活细节,2016,150×120 cm,布面油画

百科全书中这样定义“符号”:符号基于人们坚信世间万物都蕴含着可以被挖掘的隐藏寓意与对寓意的变相引用;以及对于世间万物的指涉在对社会秩序深层、核心的原则性感知中清晰可见而存在。这种对现实的文化考察在巴洛克时期的西欧达到了顶峰,人们已经对文字与图像象征性结合的固定含义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幽默是一种自然概念吗?,1992,240×190 cm,布面油画

如今的情况显然不同,那么巴特纳为何仍旧继续采取这样的方法论呢?巴特纳的创作中似乎有两个反复出现的特征:告诫观者永远不要相信任何眼前所见的深刻讽刺;与即便意义的危险性显而易见,却仍想赋予画面意义的深层渴望。维尔纳·巴特纳是一个信徒,一个信仰 “一切都不可信”的信徒。他将世间万物与它们指向的参照视作分门别类的采石场,从中挖掘构建自己图像世界的基石,也在此窥探未曾被人发现的联结。《感谢法兰西(的莫奈先生与拉斯科洞窟壁画)》便是一例。巴特纳还会“挪用”戈雅、马格利特、耶罗尼米斯·博斯等艺术家笔下的图像。《我们的日常生活细节》这幅有趣的画作展现了巴特纳如何用吸引他的现成图像做文章。这一次,画面上方的大鸟的确是一只雀鸟——一只红额金翅雀衔着一支树莓停留在三个试图不用手吃到果子的小人上方。这无疑是从博斯的传世杰作中截取的画面细节,巴特纳却刻意隐去了这个片段旁边的亚当与夏娃,换句话说,巴特纳无意描绘“重要”或主流的话题,他清晰地看到了旁人关注焦点之外的点点滴滴,从而在人们的直观感受之外,更完整地揭露着现实世界,以反讽拯救世界。

策展人: 艾墨思

欢迎先注册登录后在看板讨论。快来扫码加入游艺小分队,与艺术家一起再次创作,把丝网版手工带回家!

更多来自 ArtThat Editorial

64张名场面的沙雕猫图变二次元插画 像极了社畜的日常

插画师Amelia Rizky在Instagram的主页Watercatlor上,把流传的沙雕猫图变成二次元的水彩插画,一晒出来就俘获了万千铲屎官的心。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